返回

幼儿园混龄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 幼儿园混龄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00:49:37

导读:过混龄教育,家长对混龄教育中有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优势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混龄教育充满信心。有效地配合幼儿园的混龄教育,孩子们在幼儿园结交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节假日家长相互邀请相互做客,结伴去社区、郊外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一同踏春,一同参观消防中心,一同帮助孤寡老人等等各种有意的活动。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园就进行串班活动。本世纪初,由于分园的创设,我们与混龄班偶然相逢,率先展开了混龄班的探究;2005年《在混龄活动中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探索与研究》立项为市级课题、南湖区重点课题,由此全园性的混龄活动全方位推开。我园尝试通过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支持的和谐环境,打破传统按年龄段分班的模式,探索各类混龄教育,让幼儿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与人和谐共处的态度和技能,以促进幼儿基本素质全面、充分的发展。

我园混龄教育管理采取混龄班+混龄活动的模式。混龄班指不同年龄的幼儿编在同一班级里,进行共同的学习与生活。混龄活动是指打破班级界限,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进行活动,它包括混龄教学活动、混龄游戏及混龄生活活动等。我园以混龄班为试点,在此基础上带动全园性混龄活动,他们有其共性,但在管理模式上也有其个性特点。

一、典范——混龄班

(一)培养一支适应混龄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

1.从教到建构的转变:混龄班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较为复杂,教师只有树立和谐发展的目标意识,并学会从观察到构建,从预设到生成,才能真正在混龄班中实施教学。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培训:通过听专家报告和专题讲座;读理论杂志和瑞吉欧教育思想;看观摩活动;写观察记录、论文、教学方案;做主题墙;读(论)混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说混龄教育在实践中作用;思在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学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2.从服从到自主的转变:刚开始,教师服从分配从教于混龄班,带着许多无奈、无从,甚至是抱怨,慢慢地悟出了混龄的内涵,感受到这个舞台的广阔。教师经常到图书馆、或远到上海、杭州的书店收集相关资料,关注报刊杂志和媒体报道,运用电脑与网络上的各大搜索网站,大量收集国内外有关混龄教育的经验,并作去粗存精的整理。多角度多渠道地吸取外界信息和最新动态,加强了园(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强制性变成了自觉性。

(二)创设一个实施混龄教育的和谐环境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支持的和谐环境,形成一种宽容、和谐、富有弹性的大家庭式的教育氛围。为配合混龄教育,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为之作了很大的努力。幼儿园将原来一个大的活动室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活动区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或喜好进行区域选择;在教玩具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了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求,如既有小年龄儿童喜爱的娃娃等玩具,也有大年龄儿童喜爱的智力拼插玩具;在家具的准备上同样如此,桌椅的尺寸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特别是椅子的大小和高低,便于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对混龄班里大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能力强的有机会扮演领导的角色,贡献个人的能力;能力发展稍迟缓的幼儿在混龄班中,他们可以和小龄幼儿一起学习,同时得到能力强的幼儿的帮助,获得多种有益的知识技能,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就感。对混龄班里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能力发展较快的幼儿可以做跨越年龄的学习,他们可以有机会与哥哥姐姐一起学习,一起探索;能力较弱的小龄幼儿在混龄班这个较为有利的成长环境中,备受哥哥姐姐的关怀,许多认知及社会经验都可从与哥哥姐姐的交往与模仿中,获得可观的增长。因此,不管对大组幼儿、小组幼儿的任何层次的孩子,混龄班所提供的弹性化环境都尊重了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兼顾到他们的个别发展需求,使幼儿在充满温馨和爱心的家庭式的教育环境中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真正成为自主、自立、自信的人,从而真正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

(三)探索一项实施混龄教育的新课程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原来的预设课程设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混龄班中的儿童年龄各不相同,决定了其大多数教育必须个别化。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因此,混龄班在学习环节上,除了混龄进行以外,也有根据不同的能力、爱好进行自由的组合。例如儿童或以兴趣相同为一组,或以年龄相同为一组,或以能力差异不大为一组,他们的同伴更不固定,教师也更需进行个别化的教育。在这过程中,我们继续衍用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理念,对于教材没有拿来主义,教师们自编自导,把课程设计成富有弹性的项目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注重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过程充满了大量不期而遇的偶然性,教师把幼儿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内化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为中心,产生方案主题,为幼儿的参与、课程的发展和那些不期而遇的教育契机留下足够的空间。

二、全园——混龄活动

在上述混龄实验班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园特点,我们采用吸取实验班之精华,以混龄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幼儿园全面实施合适的混龄教育——混龄活动。

1.混龄晨间活动。在晨间活动中采用全园开放式活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区域的活动,并准备丰富多彩的材料,如跷跷板、羊角球、高跷等,为幼儿确“定大带小”对子。鼓励幼儿参加活动,幼儿有充分的选择机会,为他们和异龄同伴的交往创造了条件。活动中体现出幼儿之间合作、交往、关心、谦让等的良好素质,锻炼了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能力。

2.区域化游戏活动。在晨间混龄活动的基础上,还组织每周一次的全园性混龄区域活动,开设不同的活动区域,如:语言区、生活区、娃娃家、美工区、益智区等,各个区域里都准备好各种成品,半成品,废旧物品等,完全打破以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到各活动区去活动,自然地交往合作,大胆尝试,相互帮助,亲密无间。

3.不定期开展混龄跨班活动。有了良好的混龄活动的基础,我们不定期地开展跨班活动,如体育游戏“运西瓜”、科学活动“连一连”、艺术活动“我们的地球”等等,从而加强了“大带小,小促大”的能力,使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探索,共同进步。多种形式的混龄活动同样也使全园班级、教师、幼儿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增强彼此团队精神。

4.混龄教育向社区延伸。通过混龄教育,家长对混龄教育中有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优势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混龄教育充满信心。有效地配合幼儿园的混龄教育,孩子们在幼儿园结交的兄弟姐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节假日家长相互邀请相互做客,结伴去社区、郊外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一同踏春,一同参观消防中心,一同帮助孤寡老人等等各种有意的活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教师、幼儿、家长之间产生互动的的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出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幼儿园影响一个社区和谐的教育氛围。

三、实践成效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园在混龄管理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带动了全园工作的和谐发展,更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发展上,包括: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幼儿共处的社会品质;培养了幼儿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增强幼儿情感体验能力等等。

混龄教育活动的尝试不仅给幼儿带来了许多变化,同时也给教师在混龄教育的认识和组织、引导方面带来了变化。刚开始教师、家长对混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还带着一种怀疑的眼光,带着一种任务意识在工作,通过多次的反复学习讨论、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教师们既分工又合作,孩子们既分组又混合,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摸索,从孩子们身上的变化,我们感到这种混龄模式的神奇,混龄为我们铺就了成长之路,也为我们成就了特色之路。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评论(0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