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还有痉挛性斜颈?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还有痉挛性斜颈?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组疾病的总称,表现为骨骼肌张力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的肌肉张力有时很高,有时很低,有时只影响局部某个肌肉或肌肉群,有时影响全身。肌张力障碍临床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其中最具特征性的一种称为扭转痉挛。包括颈部扭转、躯干的胸腰扭转、上下肢扭转、手足的过伸或过曲,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其扭转动作往往十分缓慢,间歇重复出现。

发病原因

多数的肌张力障碍病因并不清楚,少数可有家族遗传史,儿童和少年发病的扭转痉挛可能存在基因遗传问题。此外,很多疾病可能在临床上导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如新生儿的脑损伤,黄疸,窒息,脑炎,脑血管病,中毒性脑病等等。与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相比,这类病人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可能伴随有偏瘫,舞蹈样动作,小脑平衡障碍,智力或情感方面的问题。CT与磁共振检查也会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分类与临床表现

1.肌张力障碍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患病的部位,分为眼睑痉挛、颅面部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偏身性肌张力障碍以及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2)根据发病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即病因不清楚的)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后者常见于中毒、外伤、脑炎、肿瘤及代谢异常导致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3)按发病时的年龄可分为儿童型、少年型与成年型肌张力障碍。儿童期起病的往往会导致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2.扭转痉挛:有全身轴线方向的不随意性扭转的肌张力障碍是最为多见的表现形式,称为扭转痉挛,也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典型类型,临床上表现为颈部、四肢、躯干甚至是全身的剧烈、不自主的扭转,手足的过伸或过曲,通常以身体的长轴为中心。其扭转动作往往十分缓慢,间歇重复出现。正常情况下我们完成一个动作,会有一组肌肉收缩而另一组对应的肌肉放松。对于扭转痉挛病人,这种肌肉自觉遵循的收缩与放松的程序被打乱了,代之以某些肌肉持续的紧张收缩,即便在安静状态下也是如此。病人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向前伸,一只向后伸,两膝向内弯曲,两脚分得很开以保持平衡,或者伴有足内翻,足底不能完全着地。平躺时身体会呈弓形,靠肩与臀支撑,有的只能俯卧在床上。时间久了某些部位肌肉可能异常肥厚,关节也会挛缩变形。病人睡着后症状会消失。扭转痉挛也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别。原发性以年轻人多见,有遗传倾向,CT与磁共振通常看不到明显的病变。继发性扭转痉挛患者在CT与磁共振检查中,可以在某些特定部位发现病理改变。从我们收治的病人情况来看,病变基本上位于苍白球或壳核,病因以钙化居多,其次是脑血管病、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元变性等。但是多数患者是找不到明确病因的,归为原发性扭转痉挛。

3.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是颈部肌肉群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和痉挛,使头颈向某个方面的痉挛性扭转或倾斜,其各种的异常姿势表现与颈部受累肌肉的异常收缩有关。少数病人可因癔症发作或周围局部刺激(颈椎损伤或炎症)引起斜颈,还可能有脑炎、出生时窒息、黄疸等病史。CT或磁共振检查时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但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任何影像的改变。患者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夹肌的收缩最易出现症状。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头向对侧旋转,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则头向前屈曲,两侧头夹肌及斜方肌同时收缩则头向后部过伸。痉挛严重时患侧肌肉可以发生肥大。

临床上根据肌肉受累范围可以分为四型:

(1)旋转型:头沿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旋转;

(2)后仰型:头向背部后仰,面朝天;

(3)前屈型:头向前屈,下颌抵在胸前;

(4)侧屈型:头偏离纵轴向左或向右,耳朵靠近肩部,常伴有同侧耸肩。

4.书写痉挛:书写痉挛是指发生于手部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人在握笔写字时非常吃力,手腕和手指都过分用力,但书写仍然十分缓慢。病人在做其他活动时手的运动基本上不受影响。

(服务期满)Timewe精品App/小程序20年

相关资料